3月26日《港台新闻周末版》

3月26日《港台新闻周末版》
Comments Off on 3月26日《港台新闻周末版》, 26/03/2015, by , in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世界新聞 I world news, 动态中国 | Dynamic China

3月26日《港台新闻周末版》

(标题)(博鳌亚洲论坛)周文重解读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议题
(标题)美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停靠香港
(标题)梁振英:有信心解决内地空域管理问题
(标题)香港6月1日起提高新入职公务员退休年龄
(标题)(简讯)香港首个南澳州动物展馆开幕
(标题)(简讯)2015世界华商领袖交流会在吉隆坡举行
(标题)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致歉:承认信息发布“博眼球”
(标题)香港十大公众最喜爱建筑投票结果揭晓
(标题)2015中华龙舟大赛万宁站落幕
(标题)曾俊华:沪港通运作顺畅
(标题)香港特区政府批准兴建香港机场第三跑道
(标题)台湾大学授予杨振宁名誉理学博士学位
(标题)撕裂终非台湾之福——台湾社会反思反服贸运动一周年
(标题)桂林景区滚石击中游客 目前已致7人遇难多人受伤
(标题)香港发行邮票纪念基本法颁布25周年

******以下原稿******

(标题)(博鳌亚洲论坛)周文重解读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议题

【解说】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定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24日,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本届年会将秉持合作共赢的一贯理念,倡导亚洲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打造互惠共存的命运共同体。
【解说】记者了解到,本届年会将吸引2000多位政、商、学、媒领袖出席,围绕年会主题和“一带一路建设”、“东盟共同体”、“东亚经济共同体”等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周文重介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突破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与发展瓶颈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本次年会关于这一议题的分会将会获得广泛关注和参与。
【同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周文重
到2020年,亚洲的基础设施的资金缺口很大,大概七千多亿美元,那么怎么突破这个瓶颈?因为亚洲的互联互通,如果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缺口的话,这个互联互通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我想为什么中国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来,很多国家积极呼应,甚至欧洲国家,英法德意他们也表示愿意成为创始成员,加上卢森堡加上瑞士,现在澳大利亚的态度也有所松动,澳大利亚的财政部长这次也要来参会,专门表示愿意参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场分会的讨论。
【解说】周文重介绍,当前,亚洲区域合作理念已深入人心,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规划的成型,为促进亚洲地区互联互通,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提供了重要契机。本届年会也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多场活动。
【同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周文重
围绕“一带一路”有四场活动,一场是“思路共识”跟你们媒体也有关系,就是在思路共识这方面,媒体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还有一场分会是东盟地区一些领导和中国的一些地方领导的对话,这里面也有“一带一路”的内容。另外还有一场是启动中国东盟海上合作的年启动仪式,另外香港特区政府要组织一场活动,就是“一带一路”和香港的机会,梁特首(梁振英)也会到会,所以围绕“一带一路”一共有四场活动,所以我们是很想利用我们这个平台来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来发挥我们的作用吧。
【解说】周文重说,亚洲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成员有着共同的历史和遭遇,面临共同的发展任务,所以在“命运共同体”的问题上有着共同语言,包括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等多方面。随着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博鳌亚洲论坛议题设置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同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周文重
所以应该是多视角的,多视角围绕当前亚洲地区的一些动向,另外我们这次也有一些政治安全议题,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经济问题,贸易问题,经济发展问题,那么经济发展当然也离不开政治安全,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设计一些政治安全议题。那么今年的政治安全议题,比如有亚太的安全结构啊,包括南海的双轨思路啊等等,有这样一些政治安全议题。
【解说】周文重认为,亚洲经济正在起飞,也还存在一些热点问题,当务之急是处理好各方之间的分歧。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将继续为各方提供交流探讨平台,助力亚洲打造“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记者吴茂辉、郭良川海南博鳌报道。(完)

(标题)美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停靠香港

【主持人】美国海军“蓝岭”号两栖指挥舰23日现身香港青衣外海水域,展开年度例行的停靠访问。
【解说】满载排水量达19000吨的“蓝岭”号两栖指挥舰,是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旗舰。该舰队部署于日本横须贺港,活动范围横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此次停靠香港也是“蓝岭”号2015年第一次外出访问。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向新华社确认,“蓝岭”号此次例行停靠香港获得了中方的批准。
【同期】“蓝岭”号舰长 凯尔·希金斯海军上校
这艘船比我们大部分工作人员年龄都大,几乎是一些年轻船员的两倍大。维护它在海中的正常运转需要很多时间。这个长长的航海季结束后,我们将会进入一个重要的维护期。我们就不再执行第七舰队的行动支援任务,而是维护任务了。这样我们可以和第七舰队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在有需要时它们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
【解说】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一直将香港作为舰队休整、补给和与中国交流的重要地点。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此前表示,新的一年中美两军关系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迈克尔·维克斯1月访华期间表示,美方在推进两国新型军事关系上与中方完全一致,双方应保持高层对话,推进务实合作,确保战略稳定。
作为美国海军现役舰艇中服役期最长的一艘,“蓝岭”号刚刚在母港接受了近半年的维护和整修。“蓝岭”号是包括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在内的整个第七舰队的“大脑”和“中枢神经”,其强大的指挥、控制、通讯、电脑及情报系统(C4I),号称全球同类舰艇之首。
新华社记者颜昊、曾涛香港报道。(完)

(标题)梁振英:有信心解决内地空域管理问题

【主持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24日表示,香港是国际航空枢纽,对华南地区以至全国都十分重要。中央支持香港航空事业的发展,他表示有信心通过与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协调,解决内地空域管理问题。
【解说】梁振英回忆了25年前,启德机场单跑道饱和后,香港各界排除万难兴建双跑道的赤 角机场。
梁振英表示,香港机场一直在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机场的容量亦要符合整个社会,以至国际对空运需求增长的需要。他说,双跑道即将饱和,筹建第三条跑道迫在眉睫。
【同期】香港特区行政长官 梁振英
中央是十分支持香港机场的发展,支持香港航空事业的发展。所以,在与内地空域管理的问题上,我们有信心通过与中央和内地地方有关部门的协调,我们可以解决。
新华社记者李豫川、姜婷婷香港报道。(完)

(标题)香港6月1日起提高新入职公务员退休年龄

【主持人】香港特区政府23日公布将于6月1日起提高新入职公务员的退休年龄。具体而言,于2015年6月1日或之后聘任为文职职系的新入职公务员,其退休年龄将提高至65岁;至于纪律部队职系,不论职级,新入职公务员的退休年龄将提高至60岁。
【解说】就现职公务员而言,特区政府将制订弹性措施延长他们的服务年期,以应付个别职系或部门不同的运作和继任需要,维持公务员团队的有效管理,以及平衡不同公务员群组的利益。
政府发言人表示,公务员事务局正就其余措施包括调整继续受雇机制,制订执行细节。就此,事务局会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
新华社记者李豫川、姜婷婷香港报道。(完)

(标题)(简讯)香港首个南澳州动物展馆开幕

【解说】香港海洋公园23日宣布,首个南澳州动物展馆“澳洲历奇”于24日在园内开幕,游客可近距离观看南澳考拉、红颈袋鼠及笑翠鸟。“澳洲历奇”展馆中的三只南澳考拉,三只红颈袋鼠以及四只笑翠鸟是由澳大利亚南澳州州政府赠送给香港海洋公园的。海洋公园同时也公布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考拉命名”的社会活动投票结果,中文名分别为“悠悠”、“熙熙”和“美美”。
新华社报道员陈墨、李银泽、朱琳(实习)香港报道。(完)

(标题)(简讯)2015世界华商领袖交流会在吉隆坡举行

【解说】由世界华人协会主办的“2015世界华商领袖交流会”23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来自中国、法国、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位优秀华商领袖出席。
世界华人协会于1992年在香港成立,是一个由世界各国华人参与的全球性社团组织,拥有会员600多万。
新华社记者王大玮、祖尔吉隆坡报道。(完)

(标题)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致歉:承认信息发布“博眼球”

【解说】针对3月19日新华社全媒体播发“起底帕金森‘神医’”系列稿件,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公开发布致歉信,承认在医院信息发布中存在不严谨、博眼球等现象,并向患者道歉。
新华社稿件中提出,医院声称是“美国凯恩国际脑病医学中心”的上海支持单位,但美国凯恩是蓝十字相关负责人在香港注册的公司。蓝十字脑科医院在声明中没有否认,表示医院在与美国脑病专家的学术交流过程中曾达成项目合作意向,根据双方意见,为工作方便,于2010年在香港成立注册项目公司。
医院声明表示,由于国家政策对外籍医生在国内行医设限,该项目处于搁置状态,但医院信息发布人员未及时对网站及院内宣传牌进行更新纠正。在媒体报道后,目前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在第一时间撤下相关文字,并对具体责任人和有关部门领导进行了严肃处理。
该院院长唐镇生在致歉信中表示,医院对网络信息的发布则疏于监督和管理,对信息发布部门及相关人员迎合当下互联网推广中存在的浮夸、博眼球等现象,没有及时果断制止和正确引导,从而给患者和社会大众造成了误导,也给医院的品牌及信誉带来了损害。
新华社记者周琳、孙青、狄春上海报道。(完)

(标题)香港十大公众最喜爱建筑投票结果揭晓

【解说】由香港建筑中心主办的“十筑香港——我最爱的香港百年建筑”活动20日公布投票结果,香港国际机场等知名建筑获奖。
十项得奖建筑包括,九龙城寨、大澳棚屋、山顶缆车、尖沙咀天星码头连五支旗杆和中环天星码头、志莲净苑、香港大学本部大楼、香港国际机场、海洋公园、雷生春,以及旧尖沙咀火车总站连尖沙咀钟楼。
主办方表示,名单当中既有盛载港人成长回忆和情感的建筑,也有反映本土特色、历史文化、建筑美学和社会发展的项目,尽见本地多元文化的独特之处。
【同期】香港政务司司长 林郑月娥
所以多年来通过我们建筑师的努力,为香港建造了不少值得人怀念,也都包含很多回忆的建筑物,所以这次这个“十筑香港”的活动,能让全港市民认真的欣赏周边的建筑物,特别是一些有历史价值,古旧的建筑物,我觉得是一个非常之有意义的活动。
【解说】主办方希望通过公众选举及一系列公开活动,包括讲座、导赏团、教育及青年活动及展览等,提升公众对身处建筑环境的关注,了解香港在社会、民生、经济、艺术、文化等方面的蜕变与源流,深入认识香港,增加归属感。
新华社报道员陈墨、林振威香港报道。(完)

(标题)2015中华龙舟大赛万宁站落幕

【解说】经过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2015年中华龙舟大赛万宁站比赛各组比赛胜负分晓,广东顺德乐从家具龙舟队和江苏武进龙舟队分别斩获男、女职业队总成绩冠军。
顺德乐从家具龙舟队表现抢眼,在男子100米、200米直道竞速赛中摘得头名,在500米直道赛中也夺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东莞麻涌(音同“葱”)光大龙舟队和南海九江龙舟队也表现优异,分获职业男子组总成绩二三名。女子方面,南海九江和香港友谊龙舟队分别获得总成绩二、三名。
本站比赛除了职业组的比赛外,还设有青少年男子组、青少年女子组的比赛,比赛项目与职业组相同。江汉大学和聊城大学分别摘得青少年男子组、青少年女子组的冠军。
本站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行业体协及承办地区单位组成的职业组20支男女队和青少年组12支男女队参赛,运动员总数近700名。
据悉,中华龙舟大赛是国内级别最高、竞技水平最高、奖金总额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顶级龙舟赛事。2015中华龙舟大赛全年共有8站比赛,海南万宁作为比赛的首站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三年。本次比赛总奖金达80万元。
新华社记者吴茂辉、郭良川海南万宁报道。(完)

(标题)曾俊华:沪港通运作顺畅

【主持人】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3月19日表示,沪港通过去几个月运作顺利,技术问题已得到解决,希望可以在今年年中启动深港通。
【解说】曾俊华当日出席香港总商会午餐会并致辞,他表示,香港与内地有关部门已就深港通进行商讨,解决了技术问题。他说,香港方面目前已准备就绪,并将继续与中央保持紧密联系,希望在今年年中启动深港通。
【同期】(英文)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 曾俊华
事实上,沪港通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运行得很顺畅,我们有很多计划,我们希望能万无一失。我们跟相关部门进行了商讨,如何改善沪港通以及开通深港通。经过过去几个月的商讨,我们已经解决了全部的技术问题,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开通深港通。我们与中央也保持紧密的联系,希望能够在今年年中启动深港通。
【解说】曾俊华表示,今年香港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他说,目前内地经济虽然相对稳定,但有下行压力;美国加息时间、幅度以及加息是否拖慢美国经济复苏、将对全球带来怎样的影响目前尚未知晓;欧洲及日本经济没有复苏迹象,甚至可能进入通缩循环;与此同时,多个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分歧,外界难预测资金流动性,令营商环境出现不确定性。
新华社报道员金小菲、朱赫香港报道。(完)

(标题)香港特区政府批准兴建香港机场第三跑道

【主持人】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17日原则上批准为兴建香港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做进一步规划。特区政府官员表示,第三跑道造价估计为1415亿港元,如能在2016年如期动工,预计在2023年建成。
【解说】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向媒体透露,特区政府暂时无须直接拨款,工程融资方案包括内部资金举债、向航空公司和乘客消费者收取机场建设费等方法,以共同承担的原则筹集。特区政府将免收机管局每年高达数十亿港元的股息。
张炳良透露,行政会议认为有必要兴建第三跑道系统并应尽快落实,以确保香港维持航空枢纽地位及竞争力。
香港机管局行政总裁林天福表示,欢迎行政会议通过机场第三条跑道扩建工程,这将进一步推动香港经济发展,提供数十万个就业机会,带来更多商机。机管局建议向离境旅客每人收取180港元的机场建设费。
林天福说,第三跑道建设项目包括建新跑道、新跑道的候机楼和停机坪,增加57个新停机位,还会扩建2号客运大楼和兴建旅客捷运系统,预计完成工程后可以应付每年额外增加的三千万客运量。
新华社记者颜昊、曾涛香港报道。(完)

(标题)台湾大学授予杨振宁名誉理学博士学位

【解说】台湾大学3月19日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名誉理学博士学位,以表尊崇。台湾大学校长杨泮池为杨振宁颁发学位证书。颁授典礼后,杨振宁为台湾大学师生带来题为“美与物理学”的科普演讲,并与到场学生问答互动。
新华社记者郭砚青、曹典、李寒芳台北报道。(完)

(标题)撕裂终非台湾之福——台湾社会反思反服贸运动一周年

【解说】台湾反服贸(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运动3月18日届满一周年,多个发起团体18日重返立法机构,发起绕行活动。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反思运动的得失。有调查显示,将近六成受访台湾民众已几乎忘了运动的起因。
新华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反服贸团体18日上午动员支持者绕行立法机构7圈,提出降低“公投”“罢免”提案门槛等诉求。民进党前主席林义雄、学运要角陈为廷、黄国昌等人重返去年运动现场,活动气氛平静,到中午基本已退场。
由于个别反对团体喊出要“复制”去年运动的做法,台北市警方专门加强警力,维护安全及交通疏导,并将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行政管理机构、立法机构等地点列为重点维安目标。
去年3月18日晚9时许,几百名学生以反对国民党籍民意代表审查两岸服贸协议程序“黑箱操作”为由,强行闯入立法机构并一直占据议场。期间,这些学生及团体不仅发动强占行政管理机构、逾十万人抗议等行动,还陆续提出逐条审查服贸协议、退回服贸协议、两岸协议监督机制立法等诸多诉求。
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陈以信18日表示,“3·18”学运已满一周年,现在是共同谦卑反省与检讨的时候,当局愿谦卑聆听各界声音,以开放态度积极与公民社会对话。
与此同时,台湾媒体和社会也开始质疑“反服贸”运动后造成的社会撕裂、法治破坏等负面影响。
《联合报》在运动届满一周年之前随机抽样调查了千余名成年民众,结果发现,事隔一年,只有四成三的民众还记得当初学运是因反服贸议题而起,而五成七的民众忘了起因。回顾去年“反服贸”学运,对于学生去年试图攻占行政管理机构的行动,有七成四民众不认同,一成三的人表示支持。
《联合报》18日社论说,“反服贸”运动对台湾好不容易建立的法治价值造成了严重破坏。原因是,这个以“青年”和“学生”面貌为表的社运,采取的“占领”手段,却逾越了社会抗争的法治界线,包括后来的包围警局及拒绝应讯等,皆有假借抗争的道德性来瘫痪体制的危险。
《中国时报》18日社论则表示,去年“反服贸”学运源自一系列越来越政治化的学生运动,一些原本属于“社会性”的议题,在不断延烧之下,逐渐变成了针对特定政党的“政治性”议题,而社会在学运一周年后对两岸议程、经济利益、社会公义等议题非但没有共识,却因为选举而更为撕裂,终非台湾之福。
《联合报》文章说,学运的幕后指导者不少是来自民进党内外环的绿色力量,也许学生们不觉得自己受到“利用”,但后来的发展却产生了这种效果。民进党不费吹灰之力,仅拾取学运的落果即在“九合一”选举大胜,这难道不是民主的歧路与中挫?
新华社记者郭砚青、陈思武、李寒芳台北报道。(完)

(标题)桂林景区滚石击中游客 目前已致7人遇难多人受伤

【解说】19号上午,在广西桂林市叠彩山景区内木龙洞附近的游船码头发生落石事故,一块巨石击中正从游船登上码头的游客,导致4人当场死亡,另有3名危重伤者在送往医院路上不治身亡。伤者分别在桂林市人民医院和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
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事发地点位于叠彩山景区木龙洞附近。在洞口下延至漓江边台阶处,有一块直径约3米的巨石坠落在台阶中间,周围还散落着大量碎石,台阶周边的石头护栏也被坠落的巨石砸烂。台阶的地面上还留有两摊血迹。周围尚有受伤游客的鞋子等物品未被清理。就在记者采访时,工作人员陆续将4名遇难者的遗体离现场。
【同期】桂林市卫计委副主任 蒋基权
有4名较重的伤员送到第二人民医院,有三名因为情况比较重,已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场经过核对,现场死亡四名。
【解说】记者在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了解到,伤者正在抢救,其他伤势较轻的游客因为正在配合相关部门接受调查,加上情绪不稳定,目前没能接受采访。记者了解到,有8名来自台湾的游客在事故当中受轻伤,目前正在桂林市人民医院外事病房接受治疗。
据现场救援人员介绍,山体落石的原因很可能和最近桂林下雨,天气潮湿有关。
记者在事发景区看到,景区内有“小心落石”字样的提示牌。据常年生活在景区附近的居民介绍,此前在同一景区内也曾发生过类似的落石事件,叠彩山景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容易发生落石事件。
新华社记者梁舜、通讯员潘少华广西报道。(完)

(标题)香港发行邮票纪念基本法颁布25周年

【主持人】香港邮政18日宣布,一套以“基本法颁布二十五周年”为题的纪念邮票及相关集邮品将于4月2日推出发售。
【解说】此次发行的邮票一套四枚,以插画形式阐述在基本法实施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不同方面的面貌,展现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紧密关系。小全张以漫画化的香港地图作为背景,四枚邮票分布在地图上各地区,寓意基本法为香港的安定繁荣奠下稳固基础,并提供全面的保障。各邮政局将由19日起发售正式首日封。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于1990年4月4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1997年7月1日起实施。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文件,它以法律的形式,订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亦规定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
新华社报道员苏晓、陈墨香港报道。(完)

About yamy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