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
Comments Off on 《财经新闻》, 16/08/2014, by , in 动态中国 | Dynamic China, 商務信息 | China U.S. Business Information Index

 

《财经新闻》

http://eacast.com/081614-2/(一)

葡宪法法院裁定政府两项紧缩措施违宪
土耳其将扩大对俄罗斯食品出口
欧盟决定出台措施稳定农产品市场

 

231553056[00_06_54][20140816-091308-0]
(创新驱动发展)北车长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自主创新打开国际大门
西藏拉萨至日喀则铁路正式开通
2014中国智能博览会南昌开幕
北方旱情持续 水利、种业股受市场关注

葡宪法法院裁定政府两项紧缩措施违宪

【解说】葡萄牙宪法法院当地时间14日宣布,葡政府6月提出的征收可持续贡献税及永久性削减养老金两项紧缩措施违反宪法。
葡宪法法院当晚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葡政府6月提出的两项增税和减支措施不符合宪法规定,包括从2015年起对月收入超过1000欧元者的养老金征收2%至3.5%的可持续贡献税以及永久性削减养老金等。宪法法院同时宣布,同意政府在今明两年继续执行降低公务员工资和削减养老金等措施,但从2016年起,任何继续减少养老金的措施均属违宪。
据葡《公众报》报道,由于宪法法院不允许政府征收可持续贡献税,2015年葡政府将减少约3.72亿欧元的财政收入。
葡萄牙5月成功退出与“三驾马车”签订的国际救助协议,但葡政府多次表示,退出国际救助并不意味着葡改革的终结,政府将继续推进金融和经济领域改革,巩固国际市场对葡经济来之不易的信任。过去3年里,葡政府推行的财政紧缩和削减福利措施引发民众强烈不满,游行示威频频发生。
新华社记者马洁君、章亚东,报道员张柯里斯本报道。(完)

土耳其将扩大对俄罗斯食品出口

【解说】土耳其出口商会会长穆罕默德·比于凯克斯日前表示,俄罗斯对美国和欧盟采取包括食品进口禁令在内的反制裁后,开始关注土耳其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俄罗斯代表团下周将与其商谈采购事宜,其中包括水产品、鸡蛋和奶制品。
比于凯克斯说,“俄罗斯需要大量的禽产品和海产品,我们将认真地与对方商谈水果和蔬菜供应问题,也希望俄罗斯能简化出口程序。”据悉,一个俄罗斯代表团12日已经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洽谈相关事宜。下周将有8至10家土耳其出口商与俄代表团进行商务谈判。
土耳其政府官员和出口商都认为,俄罗斯对欧盟实施反制裁,或可以帮助土耳其扩大食品和其他消费品出口。
目前土耳其是俄罗斯的第五大食品供应国,2013年的贸易额为16.8亿美元。
新华社记者陈铭、石竹影伊斯坦布尔报道。(完)

欧盟决定出台措施稳定农产品市场

【解说】欧盟委员会当地时间14日举行会议,评估俄罗斯对欧盟食品的进口禁令对欧盟农产品的潜在影响。欧盟表示,将出台措施,稳定农产品市场。
在当天会后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显示,到下周早些时候,欧盟将出台措施以稳定市场,主要针对受俄反制措施打击较大的易腐烂水果和蔬菜等产品。
【同期】欧盟农业与农村发展发言人 罗杰·韦特
今天一个重要的共识就是,易腐烂的蔬菜是目前受制裁影响最严重的部分。这些蔬菜正当季,但市场突然消失了,同时没有其他明显的可替代市场。因此,委员会决定将在下周出台针对易腐烂蔬菜的紧急措施,包括黄瓜、西红柿、辣椒、蘑菇等等。
【解说】此外,欧盟正致力强化市场监测机制,并决定根据需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每周与成员国举行会晤。
为回应美欧对俄进行的经济制裁,俄罗斯联邦政府当地时间7日公布食品进口禁令清单,对原产于美国、欧盟等多个西方国家的肉类、奶制品、果蔬等暂时停止进口。
新华社记者苏轶人、帅蓉布鲁塞尔报道。(完)

(创新驱动发展)北车长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自主创新打开国际大门

【解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正以创新实现转型,制造开往全球的列车。
13日,在长客的组装车间,装载有“中国大脑”的动车正在组装调试。长久以来,全球轨道车辆市场一直被国外跨国公司占据。尤其是网络控制系统、转向架等核心技术的缺失,阻碍着我国企业生产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车辆。
2004年,长客开始摸索研发网络控制系统,副总工程师常振臣担当起领衔攻关的重任。
【同期】长客副总工程师 常振臣
当时也是置一口气吧,我们自己来做这套系统,大概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在我们CRH5型动车组上,现在我们全部实现了硬件和软件的自主研发。
【解说】与硬件不同,如同车辆大脑一样的控制软件看得见却摸不着。翻译、理解数千页的逻辑图,反复研发、试验、修改、调试,常振臣带领课题组编程的过程,像走火入魔一样。
那时候,常振臣和同事们走路的时候在思考工作,吃饭甚至睡觉时大脑也在琢磨。通宵达旦搞研发,凌晨想通了某个问题就立刻从家赶到单位……2010年,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车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问世,北京地铁15号线列车率先自豪地装上了“中国大脑”。
两年后,长客“CRH5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研发项目”又顺利通过原铁道部组织的评审。自此,我国整车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软件不仅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更后来居上,占据了这一领域的世界制高点。
【同期】长客副总工程师 常振臣
我们掌握了这个网络控制系统之后,特别是作为我们主机厂,提高了我们主机厂的系统集成能力。就是你这个网络系统和各个子系统之间都有接口,如果你不掌握控制这个接口,接口如果被老外掌握了,你要想换一下,换不了;第二个呢,降低了我们网络系统的成本,降低的成本至少在三分之一以上;第三个呢,就是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如果用户提出了要求了,我们可以及时地在我们的网络系统上进行更改。
【解说】在长客,创新不仅仅来自国家项目,每一位普通的员工都可以成为企业的发明家。走进长客,车间内的宣传板上展示着企业多年来自主创新的成就,旁边还陈列着员工在业余时间创新发明的各种工具、装置。
在罗昭强技能大师工作室,长客首席操作师罗昭强为记者展示了工人们的各种发明
【同期】罗昭强
我们的这套装置主要是用在高铁员工的技能培训用的,因为在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呢,利用现车培训呢,成本很高、耗电量也非常大,然后风险也比较大,然后我们研究出这套模拟的装置。
【解说】罗昭强团队发明的动车组调试技能实训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2013年,他还受邀参加了国家工程实验室组织的“模拟运行试验台正向驱动功能开发”团队,在这个博士云集的创新平台上,他是唯一一名工人。
【同期】罗昭强
在动车组上的一些乘务人员,他们的技能往往关乎动车组的正常运行,如果他们在我们这训练,技能水平提高了,可以处理一些紧急的故障,避免一些运行事故。
【解说】“创新是长客的企业文化。”长客总工程师赵明花说,企业构建了“国家轨道客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与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些,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同期】长客总工程师 赵明花
就是这种文化呢,创造了一个很大的舞台,所以这个企业能干出很多的事情,能培养很多的人才。当然我觉得也不断地在为社会做贡献。我个人很自豪地说,我们这个企业形成了这样一个创新的文化,我们这一代只是继承了前几代人的创新的意识,不断的创新,而且我相信,后面都会发扬这种创新的意识。
【解说】目前,长客获得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0余项,拥有专利665项,并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申请海外专利14项。通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建设,缩短了产品研制周期,轨道客车车体、转向架和网络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及低地板整车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高寒动车组、高寒地铁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长客的产品更先后出口到巴西、澳大利亚、泰国、伊朗、沙特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产品4000多辆,出口签约金额超过40亿美元。
新华社记者姜明明长春报道。(完)。

西藏拉萨至日喀则铁路正式开通

【解说】连接拉萨和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的拉日铁路8月15日正式开通。首趟客车将于8月16日9时从拉萨站发出。
15日,拉萨站售票厅内,购票的旅客排起数条长队,秩序井然。售票厅内的电子公告牌上,拉萨至日喀则快速客运列车K9821次已正式开始售票,余票信息一清二楚。
拉巴仓决的家乡在日喀则。早已退休的她这几天来看望在拉萨工作的儿子。听说拉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她便想买一张首趟客车车票体验一下。
【同期】购票旅客 拉巴仓决
坐火车感受一下西藏的自然资源和一些美丽的风光,坐火车好好地享受一下,所以就想去看看火车票,但是很可惜今天没买上第一趟16号的车票。
【同期】青藏铁路公司拉萨火车站副站长 赵海林
8月16日(开始),我们拉萨火车站每日开行K9821次拉萨至日喀则,K9822次日喀则至拉萨旅客列车。根据我们的运行方案,这趟旅客列车编组是16辆,有行李车、硬座、硬卧和软卧,附挂着发电车。截至当前,这趟列车首发售出的车票是472张。
【解说】于2010年开工建设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西),全长251公里,东起青藏铁路终点拉萨站,向南沿拉萨河而下,途经堆龙德庆县、曲水县,折向西溯雅鲁藏布江而上,穿越近90公里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区,经尼木、仁布县后抵达藏西南重镇日喀则,全线设拉萨南、曲水、日喀则等14个车站。最高运营时速120公里,年货运量830万吨以上。拉萨到日喀则的时间,将从此前的4小时左右缩短为约3小时。
【同期】青藏铁路公司拉萨火车站副站长 赵海林
这趟旅客列车的开行,是连接拉萨市和日喀则市的一个桥梁和纽带,将会带动两市区的旅游事业和经济的发展。
新华社记者李鹏拉萨报道。(完)  (播发8月16日16:00)《财经新闻》(二)

2014中国智能博览会南昌开幕

【解说】8月15日上午,2014中国智能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在江西省南昌市开幕。记者在展馆看到,展品涉及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家居和智能航空四大部分,包括电子、电力、交通、环保、水力、教育、食品、卫生、医疗、建筑、机械、军工等行业。整个展馆挤满了前来参观的市民,展区内各式新奇的高科技产品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解说】在一个展位前,记者看到,一位女士正在玩一场激烈的人机互动游戏。只见她不用借助任何电子设备,只需借助自己的双手,便可将屏幕上的彩球击落。
【同期】孙女士
觉得蛮好玩的。(记者:以前玩过吗?)没有。
【同期】韩女士
感觉现在高科技的发展非常快,像现在我们用手就能触摸到游戏这种方式挺好的。
【解说】该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屏幕上方的摄像头,这种智能摄像头可以识别人体动作,并把信息反馈到游戏当中,并最终实现人机互动。
【解说】在展馆一角,一款迷你型3D打印机让市民们大开眼界,这款3D打印机不仅体积小,价格也特别低廉,仅需四千元人民币。
【同期】某公司工作人员 刘定杨
它主要的技术就是将PLA塑料熔化之后从下面一层一层堆积起来,是属于热熔技术的3D打印技术,它的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点,但是它的打印成本要比其它的打印机要便宜很多,比如它的打印材料一克只需要0.01元的打印成本,像这个杯子的成本只需要2元钱,加上电费也就3元不到。
【解说】当然,展馆里最受市民们关注的还是各类机器人,这款毛笔字机器人外观上有点怪异,本事可不小,虽然没手没脚,写起毛笔字来可是像模像样。
【同期】江西工程学院学生 李冠谌
我们的机器人也跟人一样,写字要先学会怎么写,然后我们先告诉他要写的字怎么来写,每一笔每一划,然后我们在告诉他要写什么字,它就会从规范好字库里面调那个字出来,再一笔一划地写,规范字也是通过软件程序来生成的,这个比较简单。
【解说】比起长相怪异的机器人,这些色彩艳丽、多才多艺的人形机器人那更是受到市民们的热捧。这不,他们正在进行着一场盛大的歌舞表演,有打架子鼓的、有手持鲜花跳舞的、也有举着彩球挥舞的,精彩的表演引来了市民的阵阵叫好。
【同期】观众 傅女士
以前都没有看过,所以会觉得很新奇,以后有这样机会还会来看。
【解说】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智能机器人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是用于教学当中,去激发孩子们对于科技的兴趣。
【同期】上海太敬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项华
主要是用在学生的课堂里面,让学生去体验、去编程,还有一方面就是作为体育竞技类的机器人产品,也编入到教材里面,也作为科普知识的推广产品,进入到科技馆。
【解说】据了解,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南昌市政府等联合主办的此次智博会以“智能体验,智慧生活”为主题,吸引了多名院士专家、多所知名高校、260多家智能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参加,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
新华社记者温美良、聂杨涛(实习)南昌报道。(完)

北方旱情持续 水利、种业股受市场关注

【解说】随着近期北方旱情持续,相关抗旱概念股受到市场追捧,其中节水和种业股最受关注。与此同时,分析人士指出,持续的干旱因素有可能会传导到物价,减产的农作物玉米或将带来养殖业成本的上升。
在分析人士看来,近期干旱引发了市场对节水灌溉行业的持续热情,而对于玉米等农产品减产、价格上涨的预期,也让种业板块备受关注。
【同期】兴业证券分析师 盛海
干旱对我们的农作物生产的确会有一定影响,间接也影响到我们一些农业类的上市公司。这一干旱可能会对一些节能、灌溉设备的这种生产企业有利,另外也对一些就是说有比较好的解决干旱技术的这类种业公司,包括一些农业生产公司促成一定的利好。
【解说】分析人士指出,本次干旱已经导致玉米价格近期快速上涨,从而推升了饲料成本走高。但由于华北地区玉米外运数量少,加上近年来杂交玉米种子抗旱性能提高,预计很难对全国玉米价格产生长期影响。因此分析指出,全局来看,干旱因素对物价的影响较小。
【同期】德邦证券分析师 张海东
因为干旱来说可能也是小范围的,也不会全面的爆发,那么对于下半年来说,我们对整个粮食的产量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基本上还是能够保持比较充裕,所以说粮食的价格还是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价格。
【解说】此外,分析人士提醒,天气因素带来的仅仅是主题性投资机会,变数较大,投资者购买相关概念股还需重点关注公司业绩,谨慎投资。
新华社记者孙青、岑志连上海报道。(完)

About Lu, 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