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精选之拉美精选》

《环球精选之拉美精选》第22期
【北京演播室】梳理全球热点,盘点世界风云。您正在收看的是《环球精选》。今天的节目我们聚焦拉美大陆。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7日在国会大厦举行宣誓就职仪式,桑托斯的第二任期面临了哪些政治挑战?8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结束了拉美五国之行,这已经不是安倍第一次“尾随”中国领导人的外访活动了。安倍这么安排的用意何在?本月11日起,委内瑞拉政府于每日夜间封锁与哥伦比亚边界以防止两国间日益猖獗的走私行为,这样的举措是否能达成其预期的效果?下面我们就请新华社常驻拉美地区的记者为我们详细道来,好,把时间交给前方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谢谢北京演播室。这里是新华社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拉美分演播室,您正在收看的是《拉美精选》。在这里,新华社记者将和您一起,触碰拉美脉动,体验拉美风情。
首先欢迎来到演播室的嘉宾,新华社拉美总分社记者,荣浩。荣浩,欢迎你。
【嘉宾】新华社拉美总分社记者 荣浩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在墨西哥城和大家一起讨论拉丁美洲的新闻。
【主持人】好的,让我们首先进入今天的《拉美风云》,一起了解一下最近一段时间拉美地区的焦点新闻。
版块一:拉美风云
(标题)桑托斯连任总统助力哥伦比亚和平进程
【解说】8月7日,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与家人前往波哥大参加就职仪式。当天,桑托斯宣誓就职连任哥伦比亚总统,其任期将持续到2018年。桑托斯向所有的支持者表示了感谢,并表示在下个任期将继续推动哥伦比亚的和平进程,同时着力改善哥伦比亚的民生。
(标题)安倍拉美行 美梦难成真
【解说】7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开始了对拉美五国长达11天的“深度”访问,这是日本首相时隔10年再度踏足拉美。推动“入常”,牵制中国,扩大日本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是安倍此访的首要意图。然而外界普遍认为其“联合国梦”难成真。
(标题)委内瑞拉夜间关闭与哥伦比亚边界防走私
【解说】委内瑞拉高级军官9日表示,委内瑞拉定于当地时间11日起每晚10时至次日凌晨5时关闭与哥伦比亚的边界。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两国边界汽油走私活动多年来一直十分猖獗,本次委内瑞拉政府封锁边界这一举措,目的就在阻止汽油、食品走私行为的发生。
【主持人】首先我们来关注哥伦比亚,8月7日,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宣誓就职,开启第二任任期。桑托斯在其第二任期上有哪些中心议题,首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标题)桑托斯宣誓就职哥伦比亚总统
【解说】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当地时间7日在国会大厦举行宣誓就职仪式,履行法定连任就职程序,正式开始第二任期。
当天的宣誓仪式由国会主席何塞·戴维·内姆主持,下午3时,桑托斯在妻子和儿女的陪伴下来到国会大厦的努涅斯广场,向到场的各国领导人和使团一一致敬,随后宣誓就职,完成法定连任程序,现场打响21发礼炮。之后桑托斯发表就职演说。
【同期】哥伦比亚总统 桑托斯
(哥伦比亚要成为)一个重视保护私有财产的国家,一个鼓励投资和经济增长,同时又注意保护弱者、帮助穷苦人民脱离贫困的国家。
【解说】桑托斯在演讲中指出,和平、公正和教育将是其第二任期的中心议题。他说,和平乃人心所向,政府将继续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和“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两大反政府武装举行谈判,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哥伦比亚国内的武装冲突。但他同时提醒反政府武装不要为所欲为。
【同期】哥伦比亚总统 桑托斯
过去几周发生的暴力事件将威胁和平进程。哈瓦那的谈判代表同意建造新的运输管道,反政府武装与此同时却在攻击水管,这让人无法理解。
【解说】桑托斯提醒反政府武装,国际社会和哥伦比亚人民的耐心是有限的。和谈必须尽快出成绩。
【同期】哥伦比亚总统 桑托斯
在没有达成协议前战争将继续,我们深谙其道。但是别让孩子、妇女、平民百姓再被暴力困扰了。不要再轰炸农民的道路,不要再切断他们的水电,别再污染油管。展现出和平的姿态,这是哥伦比亚需要的。
【解说】桑托斯同时说,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根本,从2015年起政府将大幅度提高教育预算。
【主持人】我们看到,桑托斯在他的就职演说当中提到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和平问题、教育问题等等。那么目前在哥伦比亚国内,都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请您给我们分析一下。
(标题)恐怖主义和毒品问题阻碍哥伦比亚发展
【嘉宾】哥伦比亚人民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本应发展更快,但其国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发展。
一个是恐怖主义暴力活动的问题,反政府的游击队已经有50多年历史,不但有左派的反政府游击队,也有右派的反政府游击队,这对它的社会治安和国际形象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影响了外国投资,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毒品,它既是生产国,也是很重要的出口国。主要是生产可卡因,美国消费80%以上的可卡因都是来自哥伦比亚。但是有些可卡因不是哥伦比亚本身生产的,有些原料是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的,他们把这些原料运到哥伦比亚后,在哥伦比亚的深山老林里进行加工,然后通过海、陆、空运到美国,甚至欧洲。毒品集团和政府武装进行火拼,在社会治安上造成很大的问题,影响了国家的经济生活,也给哥伦比亚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带来很多麻烦。
如果说哥伦比亚的绿宝石是宝石当中的精品,我认为哥伦比亚也是南美洲的一块绿宝石,它确实美丽、富饶、地大物博。哥伦比亚的面积有11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的八分之一,但是它的人口只有4千万。在南美洲来讲,哥伦比亚的土地面积占第五位,除了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就是它。人口是第三位,继巴西、墨西哥之后。
哥伦比亚人说,“上帝给了我们非常好的自然条件,但是因为太好了,所以也给了我们一些小麻烦,这些麻烦就是暴力活动和毒品问题。”
【主持人】事实上,桑托斯与他这次的主要竞争对手苏卢阿加在经济、民生等国内问题上的政见大同小异,两者政见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对待反政府武装的态度上。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桑托斯上一任期在实现国家和平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他本次连任成功是否也和这方面因素有关?
(标题)桑托斯支持和谈 苏卢阿加主张打击
【嘉宾】桑托斯和苏卢阿加政见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桑托斯坚定的支持哥伦比亚政府与第一大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举行和谈,主张通过政治谈判方式和平解决国内持续约半个世纪的武装冲突;而苏卢阿加则称政府不应与恐怖分子谈条件,他拥护军事打击。
在桑托斯的上个任期中,最为人瞩目的政绩就是他对于解决哥伦比亚国内武装冲突局势与达到国家和平所作出的努力。
(标题)解决武装冲突成桑托斯政绩亮点
在过去50多年中,哥伦比亚一直存在着多个反政府武装组织,有些甚至已经被国际上认定为恐怖主义组织,他们与政府军之间交火不断,并且依靠制造、贩卖毒品作为自身经济的来源。南美国家哥伦比亚超过半个世纪的武装冲突与游击战争,也是整个拉丁美洲为期最长的动荡,迄今为止总共造成了至少22万人死亡,上百万人流离失所。
对于反政府武装,总统桑托斯实施了“软硬兼施”的政策。2011年,桑托斯执掌的哥伦比亚政府击毙了该国最大的反政府武装,叫做“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的头号人物叫阿方索·卡诺,这个给了反政府武装致命的打击。在军事上他取得优势,2012年,桑托斯政府又宣布开始与“哥伦比亚武装”领导人展开谈话,试图以和平谈判的方式结束困扰哥伦比亚多年的冲突与动荡。目前,双方就已经在土地改革、政治参与和解决贩毒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标题)桑托斯软硬兼施 哥伦比亚治安向好
就是这样“一手硬,一手软”的政策,让许多哥伦比亚人相信,现在这个饱受战乱之苦的南美国家正处在历史上最为接近和平的时期。
桑托斯此前也曾恳求哥伦比亚民众再给他4年时间,并且表示政府与反政府武装的和谈问题超出预期,但已取得了实质进展,不能半途而废,因此呼吁民众“为和平投票”。 而最终选举结果则表明,目前在哥伦比亚,和谈依然是主流。
(接中部) (播发2014年8月20日21:30)《环球精选之拉美精选》第22期(中)
(标题)军事冲突和毒品泛滥曾长期困扰哥伦比亚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哥伦比亚的三大武装组织—准军事组织(“哥伦比亚联合自卫军”)、游击队和政府军之间的对抗不断的加剧。在同一时期,哥伦比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法古柯作物种植区和可卡因产地,毒品组织与以上三大武装的联系和矛盾日益复杂。这些问题使得哥伦比亚的政治、社会经济陷人了一片混乱。直到20 世纪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国家的和平和繁荣,强化政府能力,哥伦比亚当时的总统帕斯特拉纳提出了“ 哥伦比亚计划”。
由于美国将“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员”、“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 和“哥伦比亚联合自卫军”都列入恐怖组织名单,而“ 哥伦比亚计划”的重心又转到了反恐,导致与哥伦比亚游击队的和谈成为了泡影,并且进一步加剧了哥伦比亚国内的武装冲突大批人因此而离开了家园。
(标题)哥国内危机曾蔓延至邻国
根据联合国高级难民署2006年统计数据,至2005年底哥伦比亚大约有二百万难民,是世界上难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到2008 年l 月,进人厄瓜多尔境内的就有25 万人,进人委内瑞拉的有20 万人,进人巴西地区的也有1.7万人。这些非法进人邻国的难民给邻国的边境地区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哥伦比亚的暴力也使得其成为了继叙利亚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因此而导致居民大规模迁徙的国家。在过去的30年间,超过600万的哥伦比亚人受到不同的犯罪集团威胁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园。尽管这种现象有所减少,但是近4年来依然有60万军民遭此悲剧。
【主持人】已经绵延半个世纪的冲突很难在短短几年内就彻底结束,桑托斯当选总统后,如何推动和平谈判继续下去并最终达成和平协议,显然也是成为了他面临的最大政治挑战,同时也是许多哥伦比亚民众对这个国家的领导人最大的希望。下面我们来关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拉美五国行,先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安倍此行的主要进程。
(标题)安倍访问拉美 大搞经贸外交
【解说】8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结束了对拉美5国的访问,日本时事通信社在报道中表示,“这是时隔10年日本首相再次访问这一地区。
首站墨西哥是日本在拉美的最老牌经济伙伴,访问期间,安倍与墨西哥总统发表了联合声明,涉及两国在经济、安全、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多方面合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两国签署的两项能源合作协议。
今年是日本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建交50周年,安倍是首位造访特多的日本首相。在哥伦比亚,安倍与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举行了首脑会谈。
而对于巴西的访问更是安倍此行的重头戏,安倍与巴西总统罗塞夫签署了多份合作协议,其中包括近10亿美元的贷款协议。此外他也提出希望推动日本同南美国家共同体成员国间的合作。
【主持人】继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拉美之后,日本首相安倍也不甘寂寞也启程前往拉美,这是日本首相时隔10年再度踏足拉美。这五个拉美国家对于如今的日本,意味着什么?
(标题)日本是与拉美各国交往较早的亚洲国家
【嘉宾】安倍的访问议程与其他大国相同之处都是谋求本国的经济利益和提升其政治大国地位,这反映了当今大国对拉美资源丰富、新兴市场和国际影响的共同关注。日本是亚洲比较早进入拉美的大国,在拉美的能源、农业和制造业等部门布局比较早,而且它拥有比较具有规模的海外移民。日本是巴西的全球第五大经济伙伴,两国外交关系也有将近120年的历史。日本与墨西哥本来就有自由贸易协定,在墨西哥的汽车制造业它也颇有建树。
(标题)安倍此行关注经济利益
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先进技术的拥有者在拉美很受重视,是中国之外最受拉美国家关注的亚洲经济体。近年来,拉美太平洋联盟的成立反映了拉美国家他们加强与亚洲国家关系的愿望。安倍此次访问也主要聚焦于该联盟的成员国,比如说墨西哥、哥伦比亚和智利。事实上,该联盟国家也是跨太平洋协定的重要参与国,因此对日本在该协定谈判中的态度是非常关注的,希望日本能够支持该协定尽快完成谈判。
目前,日本94%的石油和天然气来自中东、非洲、俄罗斯、东南亚和澳大利等重要的能源产地,为了防止对中东石油的过度依赖,拉美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就被安倍视为了新地平线。所以为开辟新的油气供给,安倍此行带来了将近70家跨国商社和能源企业的总裁。
【主持人】是这样的。加上此访的拉美五国,安倍在二次上台后一年半的时间里,已经穿梭了40多个国家。每到一处,安倍都打出了积极和平主义的招牌,大谈价值观外交理念,标榜日本致力于和平的国际贡献。然而冠冕堂皇的言辞之后,安倍也夹杂了自己的私心,无论是在访问墨西哥期间还是在与加勒比共同体领导人会晤时,安倍除了一如既往的施展“银元攻势”还要求非常任理事国提供支持,为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提供协助。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标题)安倍夹杂私心 拉美之行变异为“拉票外交”
【解说】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力求通过参与联合国事务,改变负面国际形象。1958年之后,日本曾多次当选担任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但“改革联合国”和“入常”一直是日本多年不变的梦想。
2005年和2008年,日本等国两次向联大提交安理会改革决议草案,建议同时扩充常任与非常任理事国,并赋予新常任理事国否决权。不过,由于日本当局不断否认殖民和军国主义侵略罪行,在历史问题上失信于亚洲邻国,其“入常”的努力遭到了强烈反对,并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日本“入常”的“全球百万人签名”活动。日本等国的提案也无疾而终。
为实现“入常”,日本转而采取“远交近攻”的外交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加大经济外交力度,积极寻求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的支持,为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扩容”积累“人气”。去年底,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年度预算中,专门列支一亿四千万日元经费用于非常任理事国选举时拉票、固票,并有意邀请64个国家的驻联合国大使访日,争取更多的支持。
【主持人】占联合国成员国7%的加勒比各国,可以说是一个大票仓。而目前的安倍的“俯瞰地球仪”外交似乎也是成了全球拉票外交,事实上这是自2005年小泉政府以来,日本第二次切实争取“入常”。日本能实现自己诉求吗?
(标题)安倍难以带领日本“入常”
【嘉宾】在目前情况下,我认为安倍不能带领日本“入常”,原因是:第一,你当多少次非常任理事国也不能让你变成常任理事国;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算是日本每次能连选连任,大家都同意,只要中国不同意,日本就不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当年就是针对日本而设立的,如果你都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就不是联合国改革的问题,而是联合国存废的问题。
(标题)日本抓住联合国改革欲“入常”
2003年,联合国当时的秘书长安南任命了一个由16人组成的联合国改革问题小组。2004年,这个小组提交了一份关于联合国的改革报告。2004年8月,日本外务省设立“联合国改革对策本部”,负责向联合国表达日本关于联合国改革的建议。在9月21日,小泉,当时的首相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了日本“入常”的意愿。2005年3月,随着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扩容”计划报告提交,日本表示出强烈的“争常”姿态。它的理由就是,日本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联合国会费,因此希望在战争、制裁以及维和等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多决策权。日本谋求的这次非常任理事国竞选将于2015年10月举行,任期从2016年到2018年。所以前几年,日本并不急于每年争取非常任理事国,而是力求在2014年用更多时间开展对拉丁美洲和非洲等联合国成员国的外交攻势,以保证顺利当选2015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标题)日本的历史观与联合国精神不符
联合国作为二战后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获得国际普遍认可的国际组织,具有神圣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首要的基石就在于对二战轴心国侵略乃至反人类行径的彻底否定和对和平友爱的国际秩序的追求。相比之下,日本当前一系列否定二战胜利成果,颠倒黑白的行为显然与联合国成立的宗旨背道而驰。试想以下,一个否认侵略历史、扰乱地区和平稳定的国家,它又如何有资格和能力担当起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国际责任?
而且自2005年起,日本入常话题已喧嚣多年。之所以多年来跳梁不止,“入常”之事却始终难有实质推动,根本原因就在于日本距离一个“常任理事国”应有的担当相去甚远。世界已经看到,日本并非如它说的那样,一直在积极地谋求世界和平:它的首相不顾邻国抗议,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它的国会、政府不顾国内外反对,继续解禁集体自卫权;而且还不顾联合国和国际舆论一致谴责,长期扭曲二战“慰安妇”、南京大屠杀等问题。
可以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已然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它收获的反应是负面的、消极的,是应被联合国所有成员国作为反面教材的一种不负责任、一意孤行的国家典型。
(接下部) (播发2014年8月20日21:30)《环球精选之拉美精选》第22期(下)
(接中部)
(标题)中国重返联合国后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众所周知,中国重返联合国舞台以来,我们是用真诚的态度和实际的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积极承担国际责任、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积极维护世界发展与稳定的负责任大国的一个形象。十多年来,中国是联合国无偿提供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遍布了世界的四大洲。中国对外援助的部队从不附加政治条件,不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如果一个国家代表亚洲,那么这个国家必须得到亚洲的支持。
【主持人】日本外交当前关键点在于周边,日本一天不正视自己的殖民和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就一天无法得到亚洲受害国以及世界爱好和平的民众的认可,就一天没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接下来我们将视线转向委内瑞拉,据委内瑞拉通讯社报道,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与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本月1日就走私问题举行会晤,同意夜间关闭2200公里长的两国边界,这一决定也在本月的11日开始实施,首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标题)委哥边界夜间关闭防走私
【解说】委内瑞拉高级军官9日表示,委内瑞拉定于当地时间11日起每晚10时至次日凌晨5时关闭与哥伦比亚的边界,以阻止汽油、食品走私行为。
委内瑞拉陆军将军弗拉迪米尔·帕德里诺·洛佩斯说,边界关闭期间,同时限制货车在边境城市活动。
作为石油生产和储量大国,委内瑞拉向汽油、柴油和食用油、玉米淀粉等食品提供高额补贴,并且实行价格管控,一些人因而把价格低廉的汽柴油等大宗商品和食品走私至哥伦比亚,价格最高可高出十倍。(完)
【主持人】为了实现本次的封锁,委内瑞拉政府部署了1.7万名士兵严守边界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委内瑞拉边界走私活动如此猖獗,以致政府做出了封锁边界的决定?
(标题)委国内商品价格低廉 吸引大批走私商
【嘉宾】委内瑞拉是石油生产和储量的大国,而且由于委内瑞拉政府对汽油实施巨额补贴,委内瑞拉国内汽油价格低廉,每升仅合4美分,普通轿车加满油箱需要支付的费用仅仅相当于购买一瓶水或一块糖的价钱。这样的超低物价就吸引了一大批走私分子,从事“低买高卖”的买卖。再加上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之间的边境线超过2200公里,两国边境汽油走私活动多年来一直非常猖獗。这些人通过私人渠道将这些价格低廉的汽油运到哥伦比亚,就能以至少10倍的价格出卖。
(标题)走私成风严重影响委经济和民生
据委内瑞拉政府方面的统计,由于走私猖獗,有多达40%的限价日用品,都通过非法渠道流入了哥伦比亚市场,而委内瑞拉的经济每年因此损失37亿美元。同时,猖獗的走私行为也造成委内瑞拉国内的供应越发不足,很多民众都反映一些生活必需品经常无处购买,为此,今年1月该国的西部地区还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游行示威活动。
【主持人】那么目前看来,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政府封锁两国边界的这一举措有没有什么副作用,能否达成其预期的效果?
(标题)委封锁边境受质疑
【嘉宾】事实上,针对这一决定,目前委内瑞拉国内也是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共有4个州相邻,有不少人在委内瑞拉境内工作,但是在哥伦比亚居住并拥有亲人和朋友,有人就认为,长时间的封锁给在边境上生活、工作的一些人带来影响。除此之外,委内瑞拉反对派还认为,这一举措不会有很大效果,他们认为走私投机行为的症结还是在委内瑞拉境内。
【主持人】好的,感谢荣浩带来的精彩解读。今天的《拉美风云》就是这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体验《拉美风尚》。
版块二:拉美风尚
【主持人】8月15日,巴拿马运河迎来通航100周年庆典。100年前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成为现代工程史的重要事件。100年后,巴拿马运河依然在国际航运领域占据重要一环,成为巴拿马人民的骄傲。时至今日,巴拿马运河已经成为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道,累计通行船只超过100万艘。 今天的《拉美风尚》,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条“黄金水道”的风采。
(标题)巴拿马庆祝运河通航100周年
这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8月15日这一天,巴拿马运河迎来通航100周年纪念日。一个世纪之前,一艘美国商船顺利通过望花船闸,开启了巴拿马运河在国际航运史上的新篇章。
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构想可追溯到16世纪早期,但真正实施还是在20世纪。美国人看中了巴拿马运河的经济价值和军事意义,鼓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并以极小的代价从巴拿马政府手中取得永久租借权。1904年,美国人开始动工修建运河,花费十年时间竣工,代价是5000余名劳工的生命,其中包括许多中国人。在运河工程最为艰难的库莱布拉山山顶上,巴拿马人民为纪念华人的贡献和功绩修建了一座凉亭,叫做“契约华工亭”。
直到1999年底,美国才将运河主权交还给巴拿马人民。登上船只领航的引水员也在其后由美国人换成巴拿马人。主权回归之后,运河每年为巴拿马政府带来10多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巴拿马运河横穿巴拿马地峡,总长80余公里,船只通过运河时间大约为8到10小时。运河的宽度最早是按照一战中战舰的宽度设计的,能够通行的最大尺寸货轮被称为“巴拿马型”船只。随着世界航运业的发展,船只呈现大型化发展趋势,“超巴拿马型”船只比例不断提高,巴拿马运河现有通航条件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2007年9月,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正式开工。运河扩建后,预计每年将有1.7万艘船只从运河通过,货物年通过量也有望从现在的3亿吨增加到6亿吨。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局长基哈诺透露,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已接近完工,未来将有望通行更高吨位的新一代超大货轮。
【主持人】好的,感谢观众朋友们与我们一起分享今天的话题,同时也感谢菲菲的精彩解读,本期的拉美精选就到这里。接下来让我们把时间交还给北京演播室。
【北京演播室】好的,感谢前方记者带来的精彩内容。本期拉美精选就到这里了,了解更多拉美地区的新闻,请您持续锁定拉美精选。《环球精选》,希望能够为您打开了解世界的另一扇窗,我们下周再见。(完)
首播时间:2014年8月20日 周三:20:30
时长:30分钟
终审:吴炜玲
编辑:阮帅、谢希瑶、余致力、王丽婧、林涵、赵一鸿、赵率
主持人:高涵
制片人:王璐
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805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