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导演陈雪雨的访谈

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
——新人导演陈雪雨的访谈
在年前举办的2012年度美国好莱坞洛杉矶电影节(Los Angeles Cinema Festival of Hollywood)上,“最佳学生电影奖”颁给了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陈雪雨。由这位纽约电影学院的MFA毕业生创作并执导的短片电影《Looking for Liana》,同时还入选了2012“Long Island International Film Expo(美国)”并获得”最佳短片”的提名、”Madri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西班牙)”并获得“最佳制片人”,“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以及2012“The International Filmmaker Festival(英国)”并获得 “最佳短片”“最佳剧作”“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短片剪辑”“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短片导演”“最佳影片”等九项提名;入围了2012”Cannes Film Festival Short Film Corner(法国)”;为此,笔者抢先对这位新人导演进行了采访。
记者:祝贺你,听说你创作并执导的电影《Looking for Liana》获得了2012年多个国际电影节的提名和奖项。这是你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吗?
雪雨(Jimmy):这是我的毕业短片。在校期间我们学校进行的是密集式的电影制作教学,所以两年的时间里我拍过许多长度不一的很多短片。这一部是我经过了近一年的准备时间,在当时最想讲的一个故事。其中经过了12稿的剧本修改。跑遍了加州西海岸的所有灯塔采景。是以我当时的能力专心制作的成果。现在看起来,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做的更激进,更大胆些。毕业之后,我还在许多短片电影和一部长片电影中担任了美术导演的工作。另外我还执导了另一部短片“when the lights go out.”我认为我个人的强项在于导演演员。而从事电影美术方面的工作可以强化我的视觉思维。
记者:你为什么会选择公路片作为自己的毕业作品呢?
雪雨(Jimmy):这可能和我的成长经历有些关系。我出生在武汉,四岁到广州,十八岁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后来读研究生又去了洛杉矶。我一直处于一种漂泊的状态,并没有哪个地方能让我产生归属感。这种感受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创作。2012年初,我花了30多天时间独自开车横穿了美国。我享受的是一个人的自由自在。一个人时看到的世界是绝无仅有的。有时会沉浸在某种情绪里,想着一些奇怪的事。通过感受大自然,得到新的启发和想法。
记者:我们看到Steven,即使对自己出逃的行为感到愧疚,但是这场出走不可避免不是么。
雪雨(Jimmy):无论是片名还是整个故事的主题,都是围绕着“寻找”。对于Steven,人到中年却好像还是一事无成,他困顿而苦闷,来自工作家庭的压力,让他每天都备受煎熬。当他逃离洛杉矶踏上寻找的旅程,也许他也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寻找什么,更不知道何时才会找到。如果他没有遇到为了了却心愿而寻找灯塔的Gary,或许Steven还会一直在路上,逃避着原本的生活压力却也不知道自己在去往何方。
我也是一个在一个地方待不久的人。当时一个人在洛杉矶的时候,某一天在家里突然就会觉得,不行了,我要离开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太让我压抑了。就想去另外一个城市待着,有时往北,有时往西。南边去的比较少,可能是因为南边朝下,在心理上也有种往下走的感觉。沿着公路一直开的时候我会想:如果可以沿着这条路一直开,没有终点,没有目的地,该多好。当速度达到某一个程度时,我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释放,会觉得整个世界的烦恼被我抛在身后,忧愁也再与我无关,我唯一关心的便是如何向前。我一直认为,人在开车的时候达到了一种最完美的状态。这种速度比走路和跑步要快,却又比飞坐机火车等交通工具在时间上感觉更适应,况且我并不能控制飞机和火车的方向。汽车达到了一种人类在自身生理上无法达到的速度,而且我会在开车时保持一种相对警觉的状态。虽谈不上刺激,却藏着一股征服的喜悦。
记者:你在电影开头一、二分钟就把Steven的生活现状和内心的压抑呈现给了观众,这组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你是如何完成的?
雪雨(Jimmy):电影开头展现了Steven的四种状态,分别是硬着脸皮参加音乐比赛却没有回报; 在演奏音乐时无人欣赏和观众的离席;迫于生计去酒吧卖艺却无人在乎;好不容易回到家中享受片刻宁静,却依然面临妻子和女儿的无形压力。这些对于一个有事业心的男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所有的一切导致了Steven的出逃。我把四个场景连在一起用一个镜头完成,再配上不和谐的钢琴演奏,这样做一是在电影语言上的选择,二是这也是男主角的内心压抑状态,这些感觉压抑是混杂在一起的。这部电影里,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我是在用演员的表演而不仅是利用镜头的切换来讲述故事。有时候为了让情绪得到足够的渲染,我会刻意延长单个镜头的长度。虽然在剪辑的时候会觉得有点长,但是最后整体呈现正是我的目标。我觉得这个实践是成功的。
记者:我发现跟你合作的是专业的电影演员。尤其是老人那种冲冲撞撞的状态,是角色赋予的吗 ?
雪雨(Jimmy):是的,Harwood 赋予了Gary这个角色很多。我们一开始是和另外一位男演员合作,他在扮演GARY上会温和许多。也符合我一开始对这位老人形象的构想。但是由于拍摄时间与另一部电影冲突,他离开了我们的剧组。我们最后选择了Harwood,他为角色赋予的火爆个性不仅给了人物一种全新的感觉,也让我换了一个角度看待这个角色。最后我认可并相信了他的表演方式。我个人也从这次演员更换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导演演员的方法。我的演员都是专业演员,跟他们合作非常愉快。剧中扮演Liana的女主角Virginia Shannon在拍完这部戏后被检查出得了癌症。衷心希望Virginia能快乐安康。
记者:影片虽然不长,但许多细节却打动人心,如水面上漂浮的乐谱、公路上独行的小牛、夕阳下飞翔的海鸥和灯塔前幸福的两位老人,看后令人感动。
雪雨(Jimmy):最后灯塔想象的画面,也是让我感触的地方。这两位老人在过了牵绊的一生后终于在这里再次相见,完成了此生的诺言。在我采景的过程中,我也去过风车、漂亮的教堂、沙漠中的无人荒地以及雪山等地,我在这些地方都尝试着拍过样片,但是最后还是坚持了最初的想法。灯塔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意象。它代表了一片陆地的尽头,有着既可以是开始,又可以是结束的寓意。在这次的旅程中,我给了老人一个答案,给了年轻人一个可以看的到的方向。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答案。也没有唯一。
记者:听你讲话感到你年龄不大,内心却已非常成熟。这次获奖你有什么感受?
雪雨(Jimmy):我还是很享受“行走”的状态。总觉得,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