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錢變熱錢 數兆美元湧亞洲
美國「財政懸崖」初步解套,中國經濟成長出現轉強信號,歐債危機逐漸降溫,加上每年的「元月效應」,使得各國大企業窖藏達數兆美元的「死錢(dead money)」,一夕之間加溫成「熱錢」,在國際間加速流動,而亞洲貨幣(日圓除外)的升值走勢尤其明顯。美國國會通過富人增稅法案,財政懸崖危機解除,全球風險性資產瞬間價格跌落,熱錢重新湧向亞洲新興國家,股票等資產價格再度飆高。加上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為救經濟,火力全開、狂印鈔票,今年日圓將獨貶,台、韓等亞洲國家貨幣將全面看漲。
據「經濟學人」雜誌報導,美國史坦普500大企業到今年6月底時,手中約持有900億美元的現金,比2008年時激增四成。其中奇異公司(GE)從2008年便開始窖藏現金,到去年第三季底時現金餘額高達850億美元,在500大企業中居第一位。奇異公司執行長伊梅特表示:「鈔票放在口袋裡,也不會把褲子燒個洞。」
日本企業的流動資產從2007年迄今增加75%,高達2兆8000億美元。加拿大企業界目前也持有近3000億美元的現金,比2008年增加25%。加拿大央行總裁卡尼形容這些資金為「死錢」;他警告企業界「把錢拿去用;如果想不出來要怎麼花,就把錢還給股東」。
英國廣告及行銷巨擘WPP公司表示,企業界面對「四個灰騎士」:歐債危機、中東動盪、中國可能衰退及美國經濟與財政懸崖等不確定因素,因此刪減投資,轉而大量持有現金。但現在美國「財政懸崖」危機已部分解除,中國經濟可望邁向「軟著陸」,並帶動美國及全球的投資信心。
最新的國際經濟數字也佳音頻傳。美國ADP研究所公布,去年12月民間企業就業人數估計增加21萬5000人,遠高於市場預估的14萬人。
歐洲方面,失業嚴重的西班牙12月失業人數減少逾4萬人,失業率下降零點八個百分點;德國失業人數雖小增3000人,但遠低於市場預估的1萬人,顯示歐債危機已獲得喘息的空間。
金融市場專家指出,每年元月都是國際基金公司及投資大戶為新一年的投資展開行動的時機,市場上稱此為「元月效應」;原本因美國面臨「財政懸崖」,資金動能壓抑。現在情況緩解,連日來日圓以外的亞洲主要貨幣都強勁升值,且股市表現良好,便是國際資金加速流動的證據。
近日亞太股市連報佳音,3日包括港、星、泰、菲、馬、印尼等亞洲市場全數收紅,主要利多就是美國「懸崖勒馬」財政懸崖有解,國際熱錢紛紛回流亞股,使得亞太股市「漲」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