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研究历史和现实来探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通过研究历史和现实来探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Comments Off on 通过研究历史和现实来探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20/06/2014, by , in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从多个方面看待二战,从发展角度讨论战争

通过研究历史和现实来探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王坚

DengXiaopingReduceArmy

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是人们经常提出的一个话题。毛泽东担心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将工业转移到偏远的三线,消耗国力,影响中国的发展。现在就让我们通过研究历史发展和分析社会现实来探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人类发展经过血缘利益共同体(部落社会),地缘利益共同体(封建社会),商业利益共同体(现代社会)这几个阶段。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在德国身上,可以同时看到血缘利益共同体的一面,地缘利益共同体的一面,以及商业利益共同体的一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势力、德国普鲁士封建贵族、德国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分别代表血缘利益共同体、地缘利益共同体、商业利益共同体。

 

德国纳粹势力注重血缘利益,强调维护纯粹的日尔曼民族血统,宣扬雅利安人的优越性。纳粹势力称犹太人为劣等种族,疯狂迫害和屠杀犹太人。在殴打犹太人的过程中,日耳曼人赢得了胜利的喜悦;在抢夺犹太人财产的过程中,日耳曼人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希特勒带领沉浸在胜利气氛中的德国人走向征服世界的道路。

 

而在德国军队中,有上千的犹太人担任军官,犹太军人在德军受到庇护。德国纳粹势力强调血缘利益,而德国军队则重视地缘利益。德军的领导层以普鲁士封建贵族为主。与此相似的是,在德国的二战盟国日本,日军的领导层以封建武士为主。领土扩张是封建贵族和封建武士的传统,德军和日军在世界大战中侵占各国领土,遭到世界各国的联合抗击。

 

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普鲁士精神深恶痛绝,丘吉尔取消了德国的普鲁士邦,从反封建的角度来阻止世界大战再次爆发。德国和日本在战败后,两国都损失领土。在战胜国的操作下,德国在地图上由东向西移动,总的来说损失了可观的领土。苏联在二战后占领的领土最多,达70多万平方公里。

 

德国资产阶级侧重商业利益。纳粹势力帮助德国资产阶级镇压工人运动,巩固了资产阶级的地位。德日意资产阶级认为,要摆脱经济危机,需要向外扩张,争夺更大的市场。德日意资产阶级支持对外战争,推动德日意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在二战后,欧洲各国为了避免战争,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取消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保证成员国之间劳动力、资本和工商企业家的流动性。欧洲共同体发展成为欧盟,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

 

现代社会形成全球市场,劳动力在全球市场中流动,这样就打破了血缘的隔阂。资本、商品也在全球流动,这样就打破了地缘的隔阂。现代社会建立了全球性

的商业利益共同体,土地都商品化了,可以去巴西买农场,到各国买油田。各国之间交叉投资,战争将损害各方利益。经济利益将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有助于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军事的基础,但反过来,军工集团也可以先捆绑政治,再捆绑经济,以谋取商业利益。但他们并不通过具体战争来掠夺利益,更多的是通过制造战争气氛来绑架政治,进而绑架经济,以达到获利的目的。军工集团并不想打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更是无从着手。另外核武器的使用将对参战各方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也是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之所以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也是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归功于邓小平的一个重要判断:邓小平认为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打不起来。邓小平裁军百万,中国走上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道路。所以对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可能爆发的判断,将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方面的研究很有价值。

 

照片:邓小平裁军百万,中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About yamyung